第(2/3)页 为了把柴桑给夺回去,孙权甚至罢免了大都督陆逊的兵权,如今再想要联合吴国,那是十分困难的。 而且诸葛亮还用周循、孙宇这些俘虏,狠狠敲诈了孙权的钱粮。 现在吴国上下都对蜀汉恨之入骨,双方势同水火。 相比对于魏国,吴国更想让蜀汉死。 “丞相,王惇派人送来书信,庐陵等地粮食不足,许多山民被迫出山。” 就在这时,主簿樊建带着一封书信走进来,说道:“臼阳县令胡伉将山民周遗逮捕,言此人原为刁民,无恶不作,如今被迫投降,早晚有一天也会背叛。” “为了避免他日成为祸患,建议尽早除之,可如此一来,庐陵山民又踌躇不定,还请丞相定夺。” 诸葛亮拿过樊建手里的书信看了一眼。 山越军自从被吴国讨伐这么多年后,大部分的山越人都被赶到了庐陵和交州躲起来。 这次终于借吴国之手把山越收服,也算是为荆南四郡解除了潜在的维系。 虽然以毛甘为主的大部分山越人都同意徙,但在一些偏僻之地,还有一些山民不愿服从蜀汉,这的的确确是一个隐患。 诸葛亮让王伉派出一些兵马,到各处去镇守,不过要避免和山民产生冲突,但也不要和他们来往,别让他们威胁到荆南即可。 当然,愿意服从的山越人,那也要优待。 秋收之前,兵马就把所有粮食都给屯起来了。 那些山民旧粮吃完,新粮颗粒无收,不肯屈服的山民,最终也只能出来投降,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而且诸葛亮还下令,山民改恶从化,最好用安抚的手段,迁徙到郡县周围分与土地安置,不得因任何理由加以逮捕,就是为了防止山民新生恐慌。 然而,这个这个胡伉却自作主张,在这么敏感的时期抓了周遗。 就算周遗真的想要造反,可要是处置不当,这让原本犹豫不决的山民,也会一起站出来反抗。 “胡伉自以为是,私自逮捕山民,显然是想邀功。” 姜维微微皱眉:“看来,此人城府不小。” 虽然这种雕虫小技在诸葛亮等人的眼里不值一提,可在庐陵,胡伉也算是挺聪明的了。 他明明知道诸葛亮刚刚下达过命令,却还是公然违抗,就是想借机引起诸葛亮的注意,表达自己的忠心和能力,想要以此来获得重用。 但是胡伉却不知道,他这点小心思在诸葛亮面前,简直就是小儿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