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空间里的东西,譬如灵泉、譬如石皿中的那些不同功能不同颜色的膏体,只要芥子空间不被摧毁,便可以源源不断的供应。 杨梅特意在青山上扔了一些鹅卵石,让孩子们去捡回来当成绘画工具。 杨梅喜欢俄罗斯套娃,便用颜料在鹅卵石上画了套娃的模样。 此后,孩子们上美术课便学杨梅,自己挑选合适的石头,在鹅卵石上涂涂画画。 “上美术课,不仅可以满足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画好后放在学堂里,还能当装饰品。”杨梅对陈二太太说。 陈二太太十分认同,拿着其中一块鹅卵石把玩,心想着她若是还有个小孩儿,那定是要送到善水学堂来读书的。 这学习氛围,这寓教于乐的模式,实在是太好了! “秀才娘,那儿是用来做什么的?”陈二太太指着青山脚下不远处的一块棋盘格形状的田地问道。 杨梅解释道:“那是善水学堂特意开出来的一块试验田。 孩子们下午会下地体验干活种植的经验,体验一下劳作的辛苦。 同时,我们也会开农学方面的相关知识,对种植这方面感兴趣的孩子,会着重往这方面培养......” 陈二太太感慨不已,和陈二老爷赖在善水村待了整整一天。 要不是陈二老爷催她,她都不想走了。 “二太太喜欢的话可以常来我们村子做客。 后面小妇人可能还有地方需要二太太的帮忙!”杨梅说道。 陈二太太拉着杨梅的手,十分热情道:“你我既是朋友,就不必说这些外道的话。 有什么是我能帮上忙的,你直言便是!” 杨梅听她这样说便也不客气了,“我这儿缺一个会裁衣刺绣,精通针黹女红的绣娘给女娃娃们做授业夫子。 不知道陈二太太可有合适的人选可以推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