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承蒙村长和全体村民的信任,我就舔脸挂职担任这个堂长了。” “堂长?”村长对这个称呼有点陌生,“伯旺娘,我咋听人说开书院的都是叫山长?” 杨梅莞尔一笑,把山长的称谓由来仔细解释了一遍,这才说道:“咱自己办的族学,若是自封山长,传出去要被人笑话的。 我寻思着干脆就叫‘善水学堂’吧,我这个发起人,就叫堂长。” 村长对这些懂的不多,听了杨梅的解释后,这才知道自己见识浅薄,闹了笑话,有些不好意思。 “成,就依伯旺娘你的意思。 善水学堂的牌匾,不知道伯旺娘可想过找谁来提?”村长问道。 杨梅还真没想过这一茬。 像之前善水豆腐作坊、香皂作坊和调味料作坊,基本上都是拓了马叔明的字迹,直接请村里的老许头打出来的,没那么多的讲究。 杨梅原想着,善水学堂还是按照老规矩来就好,村长突然这么问,她才重视起来。 学堂与工坊不一样,要是有个德高望重的人来题字,对上学读书的孩子们,也是一种激励。 思及此,杨梅便道:“叔明崇敬爱戴的那位大儒老先生,跟我们家有些渊源。 不如等我问过他老人家的意思,若是他愿意,咱善水学堂的匾,就让他来提好了。” 村长等的就是杨梅这句话,他摸着胡茬笑着点头:“那敢情好。 上回老先生来村里,我还邀请他届时来给咱揭牌呢! 伯旺娘,到时候你可得让叔明给老先生下个帖子。” 杨梅还不知道有这事儿,挑了下眉看了眼满脸笑容春风拂面的村长,微微颔首笑着应了声好。 闲聊了近半个时辰,杨梅还要去给族长拜年,便领着在院里玩耍的孩子们离开了村长家。 路上,杨梅远远便看到了马富贵,俩人目光在空气中交汇一瞬后,杨梅停下脚步交代大妮先带弟弟妹妹们回家,自个儿转身便往青山脚下的方向去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