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入城倒是没有遇到阻碍,刘关张三人亲自出城迎接,几人面上欢声笑语,一路到了南阳府邸。 府邸之上,众人落座,客套几句。 刘备笑道:“杨大人,许久不见,倒是让我好生想念啊。” 杨辰微笑举杯,目光却一直放在第四座上。 关羽张飞之后,第四座位上,坐着一人,身高七尺二,相貌堂堂,眉宇之间尽是书生气息,留着一掌长髯,只是默默喝酒,不过多言谈。 进城之时,刘备没有介绍,不过仅仅看上一眼,杨辰就确定,此人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徐庶。 当然,在这里,徐庶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谋士,虽说辅佐刘备接连两次破了袁术大军,可相比之下,威望还是少了许多。 客套几句后,杨辰看向徐庶问道:“刘使君,不知此人是。” 刘备看向徐庶,开口介绍道:“此人是我营帐下谋士。” 说到此,徐庶起身,自我言道:“鄙人徐庶,字元直,见过杨大人。” 杨辰佯装惊讶,问道:“徐元直,嗯,我略有耳闻,汝应当是水镜先生司马徽下学生?” 徐元直并不讶异,不卑不亢回应道:“正是鄙人。” 杨辰佯装恍然,赞扬道:“既然是水镜先生的门生,自然也是博学多识,佩服佩服。” 徐庶轻笑道:“杨大人说笑了,鄙人自然不如师长。” 接连几句,倒是水滴不漏,杨辰不由得心中赞叹。 不愧是与水镜先生推荐的人才,就这说话的技艺上,不卑不亢,虽有一身谋略,却不显山显水,不骄傲蛮横,面对他杨辰,也不心生惧意,不刻意恭维,仅此一点,便足矣水镜先生举荐。 不过这说话和稀泥的方式也是厉害。 历史之上,徐庶绝对不是水镜先生之下的门生,说破天,两人也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可是此时这徐庶却故意将自己放在司马徽之下,便是隐约示弱,他不如水镜先生。 手上有剧本,杨辰怎会轻易相信他的话。 杨辰问了几句,不再追问,避免过于刻意,只是转头看向刘备。 “刘使君,听闻你前些日子,率领手下三万大军,大破袁术十万大军,而后再破袁术十五万大军,有何妙招?可与我说说?” 刘备脸色一愣,而后轻笑道:“如何有妙招可言,一切不过是巧合罢了。” 杨辰眯起眼睛,盯着刘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