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其余就是有大喜事的时候,会买羊杀羊,剩下就是鸡鸭这些禽类,这基本上是彝家在日常时节里的鲜肉补充。 一周两次肉,日常有禽鱼蛋,饭菜里油水丰足,在联和乡周边的乡甚至是镇看来,这都算是神仙日子了。 这又带来了另外一个现象,那就是火把节和彝族年,娃子们带回来的女生特别多,去年和今年创造了两个结婚的高峰期。 彝族的婚恋观是十分自由的,一般没有家庭干涉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请客服发生,联和乡好了起来,也就成了周围女孩想嫁的首选地点。 以前联和乡穷的时候留下了很多光棍,现在大大小小的都去上了,老赤日最舒心的莫过于此,在老人家的心里,一个地方,人丁兴旺才是根本。 很多菜式还是在餐桌上保留了下来,不过也多了改良,比如桌上的圆杆酸菜小豆汤,周至一直都比较喜欢,但就是不敢多吃。 彝族的赤小豆其实是一种豇豆成熟以后取的豆子,比绿豆要大,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土壤要求不高,耐瘠薄,粘土、沙土都能生长,道路、山地均可种植,既耐涝,又耐旱,晚种早熟并且其生育期短。和南瓜,土豆,玉米,苦荞一样,以前也是彝族广泛种植的作物之一。 圆杆酸菜就是圆杆萝卜长好的叶子晾到半干用开水烫过后放到酸菜缸子里制作而成的,这两样东西组合起来,具有清热拔毒解腻利尿诸多功效。 以前的彝族酸菜小豆汤用白水煮的,刮油那叫一个利害,堪称减肥圣品,吃多了半夜里会“潮”得难受心慌。 现在就不一样了,先将小豆汤煮好,然后一大勺猪油下锅,姜葱下锅爆香,再下酸菜炒出味道,最后将小豆汤倒进去搅匀,熬上两分钟,那汤滋味就浓香太多了,吃再多也不怕涝潮了。 “嘿!老远就看着你们的车了,这下我可要申请休假了!”吴仁中的声音传了进来:“再不回来,拖拉机都要雇人开了!” 粮站晚饭的习惯是不等人,因为每个人手里边都有着一大摊子的事情,导致了经常人都凑不齐,只能是随到随吃,好在大家也都不如何计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