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如"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敦煌本作"君不见床头明镜明悲白发";」 「"天生我才必有用",敦煌本作"天生吾徒有俊才";」 「而"将进酒,杯莫停"一句,敦煌本压根没有;」 「后面是"与君哥一曲,请君为我倾"」 「钟鼓馔玉不足贵,敦煌本是"钟皷玉帛岂足贵"。」 「古来圣贤皆寂寞,敦煌本为"古来圣贤皆死尽"。」 「甲本"陈王昔时宴平乐",乙本、丙本作"秦王筑城宴平落"。」 「甲本"呼儿将出换美酒",乙本、丙本作"沽儿将出好美酒"。」 「是挺有意思的哈?」王主持人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敦煌版本的《将进酒》:「对于唐代诗歌文学来说,这算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了吧?」 「是个很好的发现。」周至笑道:「同时我们还能够在其中发现一些古代音韵学的内容。」 「就从这首诗?」王主持人没有发觉这两版《将进酒》之间的差异,怎么就能看出音韵学的内容来。 周至继续讲解:「比如甲本"陈王昔时宴平乐"和乙本、丙本"秦王筑城宴平落","陈"与"秦","乐"和"落",在今音中差异很大,但在唐韵里,本身就是一个音,至今在粤语和川南方言当中,"乐"依然读作"落"的音。」 「至于"昔时"为何会被误为"筑城",是因为其中的"城",唐韵中读音接近于"十音",而"时"的读音接近于"十一",两字的读音非常类似。而"昔时",可能是被误读成了"昨时",然后"昨"与"筑",在唐韵里又是同一个音,因此"昔时"被误写为了"筑城",就解释得通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