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春节-《娱乐之最强大脑》
            
            
            
                
    第(3/3)页
    李妈:“给爷爷背首唐诗!”
    果冻拍着胸脯道:“这个我会,
    《静夜思》
    窗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妈吓唬道:“背错了,红包没了!”
    果冻疑惑:“哪里错了?”
    “窗前什么月光?”
    “看啊!”
    “不是‘窗前明月光’么?”
    果冻恍然大悟:“啊对!红包真没了?我再背一首其他的成么?”
    “别害怕,爷爷给!”爷爷讲红包塞到了果冻的手中。
    李凡道:“果冻背的也对,历代流传的《静夜思》的版本有69种之多,果冻这是其中一种。
    目前有两个版本比较公认,一个是明代时期的版本,一个是宋代版本。
    咱们人人皆知的都是明代版本,宋代版本与明代版本有两处不同,宋代版本是: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还有个版本是“抬头望山月”的。”
    众人望了望李凡,并没没搭理他,纷纷道:“果冻,继续表演节目。”
    接下来,果冻表演了各种才艺,比如翻跟头、倒立、扎马步……
    众人阵阵笑声中,纷纷看向李凡。
    李凡猛摇头,真不是自己教的!
    李爸则默默地看向了窗外远方……
    果冻今晚开心极了,手里捧着一沓红包蹦蹦跳跳的,这是她完全形成自我意识后的第一次领红包,去年领红包的时候她才2岁半,早没记忆了。
    她可能还没意识到自己将会遇到一次重大危机,这红包将很快被李妈收缴上去,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谎言。
    李凡对此很好奇,当初骗自己的时候说留着给自己娶媳妇,骗果冻怎么骗呢,难道留着当嫁妆?
    自己当初太单纯,和其他孩子一样信以为真了,也是神奇了,那个年龄段的孩子,媳妇有什么用?!
    年夜饭吃饺子这个习俗,和其他很多地区一样,以前都是除夕夜近12点的时候才吃的,但是近些年越来越早,到如今,有些人家八九点钟就吃上了,还有人家什么时候饿什么时候吃,有规矩老讲究早不怎么讲了。
    10点吃过饺子后,一家人出门在小区里逛了起来。
    处处灯火通明,有一些家庭也悬挂着大红灯笼,但小区内并无喧嚣,和往日里并没有什么格外的不同。
    顾亚婷小心翼翼地抚着奶奶,奶奶则攥着她的手道:“婷婷啊,以后小凡要是欺负你,你别担心,有奶奶呢,告诉奶奶,奶奶收拾他。”
    顾亚婷向李凡挑了挑眉,尚方宝剑到手!
    可李凡就当没听见没看见……
    众人时不时地抬头望向夜空,夜空却平静宁和,能隐隐约约看到几颗星星,但不见一丝丝礼花冲天的景象。
    爷爷道:“这城里过年真没有咱们农村有意思,咱们农村这个时候那是漫天的烟花,轰隆隆的鞭炮声。”
    奶奶道:“老赵家过年,听说今年买了5000多元的鞭炮,这回热闹了。”
    爷爷不屑:“铺张浪费,总共一年才赚几个钱?”
    春城春节期间,这几年严格执行“无烟花城市”,四环以内过年期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市区连一点点的烟花味道都闻不到。
    “不浪费、无污染、无火灾”的目标的确达成了,但年味儿离开了爆竹也基本没了。
    随着经济腾飞,民生改善,过年穿新衣吃大餐的新鲜感和幸福感早已经不复存在了,唯一的年味是久别的家人们能凑在一起,体会家的温暖。
    爷爷感慨万分:“你们说以前哈,咱们过春节就守着电视机,就盼着老赵的小品,小品一到,打麻将的不打了,在外放鞭炮的也不放了,全都凑在电视机前哈哈大笑。
    小品一结束,屋外头又立马鞭炮齐鸣,老赵的小品也是咱们每年的一道大餐啊。”
    大姨:“老赵那些年是真火,老到九十九,小到刚会走,国家领导人可能不认识,但老赵没人不知道。”
    表姐问道:“小凡,什么时候你也能成为春晚的一道人人必看的大餐?”
    李凡看了看她,“等你能嫁出去的时候!”
    表姐掐着他的耳朵道:“你不噎我能死啊?!”
    “姐,姐,疼!我给你介绍对象,保证让你早日嫁出去。”
    “谁?”
    “我有个朋友啊,叫做王永发……”
    又是王永发!
    这王永发是他的师父,是他的朋友,还是他二大爷老丈人的孙子……
    只要李凡需要,“它”甚至还可男可女,可弯可直。
    第(3/3)页